南昌新闻网讯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强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近日,我省印发《江西省推进创新型省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在创新高地建设、战略科技力量、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重点任务。
加快南昌等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优化“一核十城多链”空间布局。一核:强化南昌创新“头雁”地位,充分发挥赣江新区示范引领作用,高标准建设中国(南昌)科学岛,吸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打造以大南昌都市圈为核心的中部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十城:坚持“一市一城、因城施策”,做大做强南昌航空、南昌虚拟现实(VR)等六大科创城,积极建设吉安光电等四大科创城。多链:围绕提升“2+6+N”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优化配置创新资源,部署航空、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人工智能、现代服务业、医药、绿色食品等创新链。
把南昌、景德镇、萍乡等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战略支点。到年,力争省级创新型县(市、区)达25个左右。
到年,实施“揭榜挂帅”项目50个左右
聚焦产业链急用先行项目,力争在航空复合材料、集成电路、中药提取和新药研制、稀有金属新材料、高端精密制造、光学光电、陶瓷新材料、感知交互技术等领域形成一批填补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空白的重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到年,实施重大科技专项30个左右。
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形式,形成体系化、多元化的项目分类管理“工具箱”。到年,实施“揭榜挂帅”项目50个左右,建立健全全省重大科技项目联席会议制度。
到年,建设1-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生命、材料、天文、工程技术等重点学科领域,实施一批发展前景较好的预研项目。重点推进本草物质科学研究设施、轴承全生命周期研究评价设施、发酵工程基础设施、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磁约束聚变与材料改性平台、超高温材料大型系列化研究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到年,力争建设1-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聚焦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6大优势产业及其延伸发展的14个产业链,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科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升级。到年,新组建创新联合体或科技协同创新体2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个,引进共建一批高端研发机构和2-3家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研发机构。
到年,新增省级以上领军人才名
积极对接国家重大人才计划,深入实施省“双千计划”、省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等各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计划,大力引进战略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深入推进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打造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技创新高地。支持用人单位从国内外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来赣任职、兼职。到年,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及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名,外国专家名。
实施新时代“赣鄱工匠”培育工程,推进校(院)企联合培养试点,培养高技能人才。鼓励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研究生工作站建设,面向产业需求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到年,新增本土院士2-3名,省级以上领军人才名。(南昌日报记者邹佳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