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命最后39天日夜奋战抗疫一线,致敬河南 [复制链接]

1#

“医者,此去欲何?”“战病疫,救苍生!”“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1、欣慰:单位将为袁洋洋申报工伤待遇

年3月8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袁洋洋去世的第十天。袁洋洋的妻子、父母和亲友们,依然在深深的痛苦之中。中午13:54,袁洋洋的妻子秦利恒在丈夫的遗像前,已经呆呆地站了很大一会儿,随后,她将手中碗里的卤面一点一点地夹到供桌上的碗里……转过身时,她已经是潸然泪下。

袁洋洋的母亲已经60多岁,10天时间里,又憔悴了很多,她感觉刚刚过去的这10天,比10年都难熬。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已经深深地刻在她的心里。

袁洋洋的女儿刚两岁多,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还不知道父亲的死亡对于她和8岁的哥哥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只是听家人们说“爸爸睡着了”。这些天,她多次去棺材前喊爸爸起来陪她玩儿,得不到爸爸的回应,她从村头采了一把油菜花,放到爸爸的棺材上,说“花儿很好看,让爸爸看看”。

午饭是蒸卤面,秦利恒和亲人们都简单地吃了午饭。

吃过午饭,秦利恒按照宝丰县卫健委有关人员发的短信通知,和袁洋洋的姐姐及两名亲属,赶到了宝丰县卫健委,和宝丰县卫健委、医院有关领导进行了会谈。

结果令人欣慰:宝丰县卫健委领导表示,医院将会尽快为袁洋洋申请工伤,至于是否能够被认定,要由相关部门作出决定。

2、交给他干的事不管再苦再累都要干好

“在疫情防控期间,他连续奋战,全力以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天候坚守工作岗位39天,夜以继日,医院,制定了《关于疫情期间业务分工调整的规定(暂行)》、《关于暂停部分择期诊疗项目的通知》、《关于设置临时发热病房、普通病区应急隔离病室的通知》等工作方案和流程,组织医务人员学习防控知识12次;深入一线督导检查防控流程21次;组织院内专家组会诊、讨论、处置可疑疑似病例41例,参与县域内会诊2例,协调非发热危重患者转诊36例。年2月27日晚,在加班制定完《关于应对年春节假期后就诊高峰的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后返回家中,于2月28日凌晨4时余,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去世。”

3、回顾:袁洋洋的最后39天

在最后的39天时间里,袁洋洋是怎么度过的?

日常工作中,袁洋洋有两个手机号。1月27日,袁洋洋其中一个手机通话记录显示:一共接打了57个电话,其中12:00到14:00之间,共接打11个电话;18:00到24:00之间,共接打33个电话。

2月1日,袁洋洋其中一个手机通话记录显示:凌晨0:23至2:16分,他接打了3个电话。以上这些时间段,都是非正常上班时间。

1月20日至2月27日,这39天里,袁洋洋的联通手机号接打电话个,移动手机号接打电话个,一共个,说明他平均每天接打电话近45个。他的办公室电话通话记录以及对讲机通话记录,都不在这个统计范围之内。

最忙的时候,袁洋洋一天内要接打上百个电话。这些通话,绝大多数都是在安排协调工作。2月9日下午13:47,医院医务科牧源在单位工作群“中医院交流群”内发布信息:“医务科袁科长昨晚组织会诊忙到夜里3点,今天中午一直忙到现在才休息。”并发了一张袁洋洋在办公室沙发上休息的图片。图片中显示,桌子上放着几摞厚厚的文件资料。

同事在群里纷纷为袁洋洋点赞。张军峰在群里回应提醒:“喜洋洋(同事们给袁洋洋起的昵称)也需要休息。”

袁洋洋的母亲说,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后,他一般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了,一个多月时间里,极少能准点回家吃饭,有时候正吃着饭,接个电话,放下筷子拿块馒头就走了。

正如媒体报道中所说,“在疫情防控期间,他连续奋战,全力以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天候坚守工作岗位39天,夜以继日,医院……”这是袁洋洋这段时间里的工作生活常态。

2月20日,是袁洋洋儿子的生日,袁洋洋的姐姐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