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时的味道,难以忘怀的味道 [复制链接]

1#

文/摄影李秀亲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每天吃什么,成为主妇们每天都要思考的事情。先生说起和几位朋友闲谈中,有几个年龄相仿者,说起最爱吃什么,竟然都没有山珍海味。而一个竟然就最喜欢吃馍馍沾酱,另一个说每天都少不了的是炒辣椒。这极其简单的美味,都是因为胃是有记忆的,那是从小喜欢的味道。

每次去外面吃席回来,感到还不如自己做的一碗打卤面来的酣畅。而每天都要吃馒头,吃面,也成为晋南人少不了的口味。说起最爱吃的,除了西红柿炒鸡蛋,我记忆深处的美味,还有一个就是黄豆酱。虽然现在超市里有各种黄豆酱,然而吃起来的口感,总觉着没有小时候的香。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极度匮乏。吃的穿的,都要精打细算。每当门口有敲梆子的声音,那一定是卖黄豆酱的来了。一个平车拉着装豆酱的罐子,每次我家都会买上一碗。将豆瓣酱抹在母亲刚蒸出的馒头上,黑褐色的酱里,时不时就会有豆瓣的香气,留在唇齿间。而这香香的味道就留在了记忆里,无法超越。小时候的味道,成为不能忘怀的味道。

又到了种白菜的季节。小白菜苗也会在长到一定的时候需要间苗。这不大门口每到傍晚,就有摆地摊卖菜的。绿绿的小白菜两元一捆。买上一把回家焯水凉拌,竟然得到了先生的青睐。吃一口,的确有一股清爽的口感,感觉比菠菜好吃。而这也是小时候常常吃的口味。

二元一把的小白菜,买回去的当天晚上就做凉菜用了一半。还剩一半,第二天中午重新拌上一盘,撒上芝麻粒,放上干辣椒,用热油喷香,绿绿的,看上也美味。

做炖菜剩下的半个胡萝卜,用擦子擦出细丝,撒盐手抓一下,口感会好一些。拌上切好的葱丝,也来一点芝麻,不但会增加香气,芝麻也是含钙丰富的食物。小时候吃拌胡萝卜丝也是秋冬的餐桌上,少不了的家常菜。

说起胡萝卜,我和先生都对黄胡萝卜情有独钟。因为小时候就是吃黄色的胡萝卜长大的,虽然红色的胡萝卜色泽鲜艳,但最喜欢的口味,依然是小时候的口感。

午饭主菜做炖菜。少不了的是豆腐、土豆,还有胡萝卜。把土豆和胡萝卜切滚刀块,上锅蒸熟,豆角也放笼屉里,一起蒸。

以前豆腐都是切好后,直接放菜里炖煮。这次我将买回来的一块豆腐,一半切成大片,一半切成小块,就在饼铛里直接煎至两面发黄。

炖菜的灵魂是五花肉。已经提前用高压锅压了二十五分钟的五花肉,放上花椒、姜葱,还有老抽、咸盐,已经是肉香汤汁也浓郁了。将放凉的五花肉切片,香菇加入葱姜蒜爆香,放入准备好的配菜,其中不能少的还有泡发好的粉条。加入花椒粉,生抽、老抽等佐料,还有炖肉的肉汤,香味浓郁的一锅荤菜,已经在翻炒中,香飘四溢了。

午饭上桌了,四个菜也是色香味俱全。尤其是绵绵的土豆,和经过煎烤的有着弹性口感的豆腐,被猪肉的香味包裹后,更是有一种别有的口感。再吃一口脆脆的胡萝卜丝,和清爽的小白菜,也是被先生连连称赞味道不错。

一桌平平常常的饭菜,因为适口,更因为有儿时的味道,也是吃的津津有味。

写于年9月8日

第一二张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