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接到通知,学校在27日到30日派我们校报四编辑(含沈华柱主编)参加“江西教育宣传信息员(《江西教育》通讯员)培训班”学习培训。机会是难得,可是距中考只20天时间,作为毕业班班主任,毕业前离开班里四天实在是太纠结,请示领导,两利相权取其重,一再叮嘱学生,一再安排工作,5月27日下午1:40我们一行四人从学校向吉安进发。
我们的行程总管是苗苗小姑娘,95后却似一个走南闯北、经验丰富的老江湖,机灵得很,在家带不少零食在火车上我们一起吃,只是舍不得花学校的钱,碰见熟悉的参训人员一交流,只有我们四人坐的是绿皮火车,为学校节约三四百。
哐当了五个小时,走出吉安火车站,已是华灯初放,外面下着雨,还不小,街上一点也不热闹,不像一个地级市火车站该有的情景,或许老区就这样,或许是因为下雨。苗苗说找正规的出租车,那些在门口叫喊的说不定哪辆就是黑车,我们一再刮目相看这小姑娘。轮到一辆排队的出租车,一拉车门,拉不开,以为是门锁了,司机吼道“用力”,一发劲,车门果然开了。到会务所在地吉安市海联国际饭店,表显车费18.20元,问是不是18元,司机说18.2元不能少,一般各地打车车费都是四舍五入,这地方的确不同,有些本色。
办住宿,标间没有,只有单间,好在每人一晚只需元,不算贵,可是每餐55元的餐费让我们的苗苗咋舌,问可不可以吃一餐?答曰:不行,要么都吃,要么都不吃。我们毫不犹豫选择不吃,大不了点外卖。
回到房间,柱子(学校的昵称)主编忽然记起水杯落在出租车里。我说:“一个杯子,算了,值不了什么钱,再买一个。”他懊恼地说:“多呢,邹英5月20日买的。”邹英也是我们的同事,美女一枚,柱子的妻子,难怪他这么在乎。于是我们来到外面,拦到一辆年轻司机驾驶的出租车,凭车牌号找司机的电话,年轻司机很热情,几经询问,终于接通了我们来时坐的出租车司机的电话。柱子让他把杯子送过来,答应给他车费。过了大约一小时,杯子果然送过来了,一问车费,60元,柱子一愣,还是高兴地付了。我们打趣他:“不贵不贵,也要付,否则就要回家买榴莲跪。”
翌日,我们四人早早吃过早餐,提前占好了前排的座位。生怕老师讲得内容我们没听到,对不起学校为每人交的元的听课费。
晚上,我们四人一起一边吃着外卖,一边讨论着上午自由交流的情况,苗苗说:“要不我们也发些我们写过的美篇到新建的学习培训群里,扩大湖口中学的知名度,我觉得我写的比他们写的要好。”
才女周帆说:“有的人写得那个水平也敢往群里晒,我随便拿一篇都比他们写得好,只是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