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岸媒体人访吉安两大书院一口浩然正气传古 [复制链接]

1#

“江西古书院文化行”两岸媒体在白鹭洲书院合影

华夏经纬网10月22日讯:(记者李昕)22日,“文脉传承一一两岸媒体江西古书院文化行”两岸媒体人来到了位于江西省中部的吉安市,先后探访了有“西江杏坛”之称的阳明书院、引领庐陵文化千年昌盛的白鹭洲书院。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古称庐陵、吉州,元初改称吉安,沿用至今。吉安自古人杰地灵,素有“江南望郡”、“金庐陵”的美称。从唐宋至明清,吉安科举进士近名,状元、榜眼、探花52位(状元20位),曾经出现过“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的历史盛事。而这一盛世的出现,与吉安书院的盛行是分不开的。

阳明书院与台湾还有些渊源?

两岸媒体人到访阳明书院

两岸媒体人第一站来到了阳明书院。阳明书院座落在青原山馆、青原会馆。明正德年以来,王阳明及其追随者,在青原山开讲会、办会馆,宣扬研讨心学理论,延续百余年,使青原山成为当时全国的阳明心学研讨和传播中心。为纪念王阳明,庐陵名士邹元标等于道光十九年(年),在青原山建阳明书院,后几度兴废。年,吉安市按庐陵古建特色在原址上原貌复建阳明书院,成为见证深厚庐陵文化底蕴的标志性书院建筑之一。

王阳明倡导的知行合一

台湾旺报总编辑洪肇君表示,在他们的年代,在课本上有学到王阳明最大的理论就是“知行合一”,但是何为“知行合一”教科书上是没有的,后来读书才知道,古时的读书人写字做文章考状元,但是当官的时候他不会当。而王阳明体悟了这一点,他带兵打仗、改革赋税、教育树人等等,真的把自己所学做到了“知行合一”,洪肇君先生认为,这也是王阳明之所以在现代受到各界推崇的原因。

两岸媒体人拍摄明阳书院

“对于现在大多数的台湾年轻小朋友来说,讲到王阳明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那个艺人王阳明,但是实地走下来,了解到阳明书院的历史、王阳明先生的故事,会感觉很深刻。”台湾ETtoday新闻云90后美女记者韦依萍表示,她感受到阳明书院真的是一个文化气氛很浓的地方,站在这里不由得人让人心情放松下来,“能够体会到中华文化世代相传的力量。”

记者了解到,在台北市近郊有一座山,叫做阳明山。此阳明山跟王阳明是否相关呢?查问度娘后,发现这座山名字的由来,的确跟王阳明深有渊源。阳明山原叫草山,而后因为蒋中正极为崇拜王阳明,便将此山改名为了阳明山。

白鹭洲书院一口浩然正气传古今

白鹭洲书院

“一林蕉雨分窗绿,四面书灯映水红”,两岸媒体人第二站来到了环境优美的白鹭洲书院。白鹭洲书院位于江西吉安市内赣江江心的白鹭洲之头,创办人是朱熹再传弟子江万里。它和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合称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

民国时期在这里建的吉州中学堂

现在的白鹭洲中学远近闻名

年书院改制为吉州中学堂,而现在这座书院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白鹭洲中学。白鹭洲书院历经学院、学堂至学校,见证了中国教育史的变迁,成为在原址上连续办学史最长的学校之一。

目前白鹭洲书院仍然留存的主体建筑有云章阁和风月楼

在台湾旅行、摄影自媒体达人陈耀恩眼中,白鹭洲书院跟其它知名书院不一样的地方,是很注重个人气节、人格方面的培养。他认为这可能是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很不一样的地方,也是现代教育比较缺失的地方,“但这恰恰是不管对于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稳定进步非常需要的一部分,是现在仍然需要弘扬的一部分。”

台湾媒体人巧莉,穿上汉服置身于古书院中仿佛穿越了古今

记者了解到,白鹭洲书院的办学宗旨是兴理学、明节义。注重对学生气节的培养,倡导学生养浩然之气,这些教育理念对会世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是培养了众多志士,书院时期有民族英雄文天祥、著名诗人刘辰翁等曾在此就读,改制中学堂后,培养了革命家陈正人等杰出人物;二是制科飙举、学者成林,使庐陵文化千年昌盛,世称吉安为“文章节义之邦”。(完)

责任编辑:徐亚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