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赣州吉安市长定下今年发展目标 [复制链接]

1#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江西所有地市两会纷纷推迟延期。截至“五一”劳动节,只有赣州市和吉安市两地召开了两会,并发布了《政府工作报告》。发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回顾年,规划收官之年的任务,一起来看看赣州市长曾文明和吉安市长王少玄怎么说。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杜宇蔚/文

赣州、吉安去年GDP增幅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透过年赣州和吉安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发现,两地的多项数据均呈现出“稳经济、保增长”这一特征。从曾文明的“增长保持快速度”,到王少玄的“经济总量再上台阶”,在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赣州和吉安的经济发展依然实现逆势上扬、领跑全省,稳居“第一方阵”。

GDP是反映一个地方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状况的最直观和最佳的指标。年吉安GDP增长8.9%,年增长8.1%。年赣州GDP增长9.3%,年增长8.5%,增幅全省第一。对比两地这两年的GDP增速,两地在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在发展迈入快车道的背景下,两地在经济表现上还呈现出一些吸人眼球的亮点。曾文明指出,赣州经济结构得到新优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接近一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突破40%,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突破60%,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突破85%。

第三产业号称就业的“蓄水池”,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工业增速下行带来的影响。同时,第三产业与消费关系最为直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最可持续、最可靠的拉动力量。此外,高新技术产业和民间投资占比的提高,又说明赣州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比例更趋合理。因此,从曾文明这番话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信息——赣州的经济变得更稳健、更可持续。

王少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组与民生有关的数据:全市5个国定贫困县、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3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元、元,增长8.2%和10.2%,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从一个个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到大量新增就业人口,再到大幅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吉安年在民生领域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梳理赣州和吉安年《政府工作报告》,不难看出,两地各项经济数据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在这些数据背后,是赣州和吉安为经济结构优化和民生改善付出的努力。

优结构、惠民生系列措施促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优化让经济更平稳健康运行,民生改善让老百姓得以分享更多改革发展红利。亮眼成绩单的背后,两地做了哪些工作?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赣州又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和客家文化宝库。年,赣州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和客家古色文旅资源,建成开放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和福寿沟博物馆,建成运营大型实景演艺“浴血瑞京”,实现省级以上景区品牌、四星级以上酒店数量三年翻番。文旅资源的合理开发经营,让赣州旅游业蓬勃发展。曾文明表示,去年赣州旅游接待人次、总收入均增长20%以上。

除了旅游资源,赣州还注重强化稀土、钨等稀金优势。年底,赣州将第三产业的另一重要领域金融业与自身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开业了全国唯一的赣州稀有金属交易所。曾文明表示,这将促进稀土、钨等稀有金属在资本市场的充分竞争,对提升赣州稀土、钨等稀有金属及产品的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扩大稀土和钨产业的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加强稀有金属资源优势上,赣州除了借此做大金融业带动第三产业增长,还通过加大科研创新能力驱动产业升级。年,中科院稀土研究院在赣州挂牌成立。赣州也获批筹建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

优结构是为促发展,惠民生同样也为促发展。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比、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并成功争取全国优质普惠学前教育扩容试点、实现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推进平安吉安和法治吉安使公众安全指数达到97.9%的历史新高。用王少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说,年吉安一直狠抓民生改善,让百姓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提升。可以说,吉安用自己一年的行动在践行“改革红利惠人民”的要求。

赣州今年全力引爆现代服务业吉安将提升公共卫生治理水平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曾文明和王少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许多方面的目标。

曾文明提出,赣州将全力引爆现代服务业,构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同时,赣州仍将继续以科研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年,赣州将加快建设区域性科研创新中心,并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加大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撑。

强化医疗能力和社保能力就是强化民生保障能力。年初的这场疫情,让更多地方认识到强化医疗体系和社保体系的重要性,吉安也认识到提升公共卫生治理水平的重要。在王少玄看来,吉安应借此次疫情之机,加强市县疾控中心建设,医院和急救中心改造提升,医院传染病区和门诊全覆盖。同时,防护服、口罩、测温仪等医疗设备在这次疫情初期的紧缺,也促使吉安把建设相关医疗物资储备中心提上日程。此外,坚持人才强医和科技强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养老体系建设、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等惠民生内容,也成为今年吉安《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之一。

从引爆现代服务业,到提升公共卫生治理水平,赣州和吉安在优结构、惠民生两方面制定了许多切合地方需要的规划。可以预见,两地的这些举措,将翻开苏区振兴和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专家观点:赣州需重点保中小微企业,吉安要稳民生“底盘”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事务所助理研究员方芳表示:赣州利用第三产业促就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等举措,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得赣州税收占财政的比例更趋合理。年赣州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突破85%,中小微企业贡献了其中很大一部分。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和考验,赣州需重点保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针对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要更加积极有为,减税降费工作要继续深入实施。如对受疫情直接冲击较大的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要继续阶段性针对性地进行补贴或减免税费。如此,才能继续提升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吉安市持之以恒增进百姓福祉,改善人民生活。但“越是特殊时期,越要稳住民生‘底盘’”。保基本民生,就是要保障居民基本衣食住行。一方面,要通过保就业、加大对困难群体救助等措施,保障百姓收入,特别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要通过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特别是保粮食能源安全,为百姓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充足供给。

请您点题

信息日报倾力打造推出的“政事一周”和“市(厅)长一周”栏目已受读者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