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陪你酒话连篇的
大罗言酒
全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3分钟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
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一词特指新疆地域范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乾隆皇帝(公元~年)时,乾隆皇帝将最后由自己所确立的清政府统治的地区称为新疆。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之后,将古称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也称为新疆。
新疆这个名称,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继公元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复了新疆之后,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归还了伊犁地区。于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给皇帝的奏折中称新疆是“他族逼处,故土新归”。
于是以新疆为省名就有了一层新的意义。即新疆自古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但因为是新从阿古柏和沙俄手中收复的失地,故以新疆定为省名,有“故土新归”之意。年正式定名新疆省,沿用至今。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
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高原山水景观蕴含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世界名山之中,有着众多的雪域冰川、叠嶂雄峰、飞泉瀑布、珍奇异兽。
这里有海拔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又有低于海平面米的中国最低洼地,既有一泻千里的河流、万顷碧波的草原,又有光怪陆离的戈壁幻境,神秘莫测的沙漠奇观。保存完好的原始动植物种群,更显出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本色。
新疆菜的很多做法是偏中亚和西亚的,主要突出食材的本身味道,烹调方法以烤,炖,炸为主。
烤羊肉串
要吃原汁原味的新疆烤肉,还是要来新疆。首先,新疆的羊肉本身就好,尤其是阿勒泰大草原和伊犁大草原的羊肉,满满都是羊肉的鲜嫩,完全没有一点让你反感的膻味,尤其是烤肉中夹带的肥羊脂,不吃肥肉的人都能吃几大块,一点不腻。
馕
这个貌似没什么稀奇,内地的新疆馆子都有,我们通常只见过这一种。其实馕有很多种,而且它最美味的吃法是蘸着新疆特有的砖茶泡的茶水来吃。
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是几省人民的结晶。四川人的豆瓣酱,陕西人的面,甘肃人的土豆,还有新疆本地的土鸡。一盘优良的大盘鸡绝对是色香味俱全的,吃完肉再下皮带面,那叫一个歹歹(新疆话,指很厉害,很好)的!
抓饭
维吾尔语叫polu,以前确实是手抓着吃的,不过现在是用勺。伊犁产的旱稻,加上新疆优良的胡萝卜洋葱(皮牙子)和羊肉,这是一锅香喷喷的抓饭所必备的。
椒麻鸡
又辣又麻,绝对适合喜欢麻辣的朋友。
馕坑肉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到了喀什不吃馕坑肉只能算白跑一趟。维吾尔人家家门口都有一个用来做馕的土坑,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把抹上佐料的整只羊封闭在馕坑里,暗火慢烤。烤到一定时辰,打开馕坑,香气四溢,用“十里”形容不为夸张。食用时,把肉切成小块,醮上盐更加美味!
拌面
拌面又叫拉条子,就是用筷子粗的拉面配上各种炒菜,外地的朋友总是叫它打卤面。
新疆的小麦生长周期长,特别适合做拌面,新疆拌面分维吾尔族和回族的,维吾尔族的拌面原汁原味,面特别劲道,回族同胞做的是花样繁多,阿魏菇拌面,羊腰子拌面,过油肉拌面,各种菜都能做拌面。
纳仁
通常用羊肉、马肉、牛肉煮的,是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风味食品。一般下面是面,上面铺一层马肉和洋葱,在过去是来了尊贵的客人,牧民才杀马做这种饭来招待。纳仁一般爱和奶茶一起吃的,因为奶茶可以去油腻的。
烤包子
烤包子和馕一样,是在馕坑里烤的,刚烤出的烤包子咬一口浓香四溢,下边脆上边酥,真的太香了。薄皮包子是用未发酵的面做的,皮薄馅大。
卡瓦斯
一种类似啤酒的饮料,被誉为新疆的“土制啤酒”,它是以大麦、玉米等谷物、山花蜜、啤酒花为原料发酵而成,外表看似酒,但其酒精含量仅有0.3%至0.5%。
经过多年的发展,卡瓦斯已经成为深受新疆各民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饮料,又被称作“格瓦斯”、“啤窝子”。就像绍兴的黄酒、青岛的啤酒一样,‘格瓦斯’也可以成为新疆的旅游饮品。
到了新疆,美景、美食、美酒,美人皆不可辜负,今天篇幅有限,以后还会介绍更多当地好吃,好玩,有趣的风土人情,当然还有关于新疆鲜为人知的酒趣文化。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