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速看在江西这个地方开了一堂特殊的课,家
TUhjnbcbe - 2024/12/13 17:34:00

中小学生们

是不是盼星星盼月亮

盼着暑假早点来?

按照南昌市教育局发布

《关于做好-学年度

第一学期结束工作

第二学期相关工作的通知》

来看下安排!

放假时间安排

小学、幼儿园于7月1日,中学于7月4日放暑假。

期末考试:中学可安排在6月26~28日;小学可安排在6月21日~22日举行。

小学毕业考试可安排在6月20日举行,中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按省定时间进行。

还有不到两个月就放暑假啦!

暑假对还在来说可谓是天堂,

但可能对于家长们来说

这段时间应该是度日如年吧

因为一放假

熊孩子们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看电视、玩手机、玩游戏

学习是啥?

作业是啥?

早已抛之脑后了

60天,两个月,

孩子的暑假时间到底怎么安排呢?

可不能让手机毁了孩子

孩子好奇心强,

手机上有很多好玩的东西,

家长如果不安排好孩子的时间,

孩子很容易对手机上瘾,

一旦遇到这种情况,

很多家长对孩子就束手无策。

出现这样的情况,

要怎么化解呢?

如果身为父母的你

也有上述困惑和痛苦,

经常为手机大战不知所措。

人际相处中,

信任

是增进感情的最好方法;

理解,是消除误会的最好途径。

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

也往往因为家长缺乏对孩子的

理解和信任变得愈发突出,

尤其是在留守儿童为主的广大乡镇学校。

如何帮助这里的家长、老师

更加了解青少年

对网络生活的真实需求和渴望,

如何彼此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这不,

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如何解决

在江西泰和四中的一堂特殊的

网络公开课中得到了解答

各位爸爸妈妈们想知道么

跟着江南君一起走进这趟课吧!

5月10日,江西吉安市泰和四中的中学生们,度过了温暖而愉悦的一个上午时光,因为一群远道而来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和他们敞开心扉聊网络。由腾讯发起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公益项目DN.A计划联合公益组织阳光朋辈计划,走进泰和四中,举行了一场名为《相信的力量》的网络素养公开课。这也是DN.A计划的第七场公开课。

DN.A计划

由腾讯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权威机构共同发起DN.A计划(DigitalNativesAction),译为“数字原住民计划”。

此次计划是腾讯发起的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项目,旨在通过与高校、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合作,为孩子们提供科学健康的网络素养课程和学习工具,倡导通过亲子沟通与陪伴,和先进的学校教育!

DN.A计划发起人腾讯公司副总裁姚晓光、著名主持人李小萌,与泰和四中的家长及学生同台交流。家长与学生从各自视角出发,分享了对于网络的理解和认识,并在阳光朋辈计划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正向沟通、正向激励等互动方式,探讨如何建立互信的关系,感受信任的力量。

公开课现场,腾讯副总裁姚晓光还宣布,DN.A计划与阳光朋辈计划合作的网络素养课程正式启动。自今年9月起,将在江西省泰和县包括泰和四中、万合二中、南溪初中、南溪中心小学在内的四所学校,开启为期一年的网络素养课程。

什么是网络素养课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泰和四中的同学们进行的

第一节阳光朋辈网络素养课

DN.A计划与阳光朋辈计划

合作的网络素养课程上,

带领泰和四中同学学习网络素养知识的

是他们的同龄人而不是老师。

同学们分成4个小组,

由小组长带领组员

通过约定特定词语特定手势的传递方式

进行一场体验游戏。

体验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然后再一起讨论如何使用网络工具、

如何通过工具获取信息以及

怎么避免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起看看他们的游戏是如何进行吧

00:59

在游戏结束后,

参与游戏的同学们

还写下了各自在网络中常用的工具,

从中收获内容、存在问题以及如何避免。

江南君看到一位同学写的非常有趣,

是不是你也有这样的感受呢?

↓↓↓

孩子心声:请相信我有自制力,不要“谈网色变”

DN.A第七期公开课分

为课堂与讲座两个部分。

在跟着泰和四中的同学们,

上完阳光朋辈网络素养课后,

开始了一场名为《相信的力量》的讲座。

在讲座现场,

同学们首先讲述了

自己在上网过程中,

与父母、同学、老师之间

发生的真实故事。

八位同学对此进行演讲,

同学们提及最多的两个词

就是“距离”和“信任”。

1

彭同学说

自己平常最喜欢的放松方式就是打网络游戏,但父母知道后,就开始想尽各种办法阻止。他很不理解父母的做法,因为他认为自己完全能够控制好游戏的时间,做到不沉迷。他希望父母可以重新审视网络的好坏,也要学会放手,相信自己可以自律。

2

肖同学说

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也多次被父母误解。她觉得网络可以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开阔更宽的视野,在网上与朋友分享心情、交流想法,也能帮助自己减轻学业的压力。面对父母的误解,她希望:“与其‘谈网色变’,不如以亲情的温暖,融化网络的冰山,让网络成为我们共同的良师益友。”

在网络使用上,

同学们希望父母

能更多地学会“放手”,

不要“谈网色变”,

也不要认为网络全是坏处,

会耽误学习。

公开课上,

泰和四中的刘冰月同学

还介绍了一项针对

本校同学的网络使用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平时对于即时通信、

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

类型的应用使用频率较高。

有超过6成的同学

会通过网络来解决学习上的困扰,

也有过半数的同学

通过网络与他人共享快乐或忧伤。

有超过半数的同学都认为,

网络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圆桌对话:培养网络素养针对孩子也针对父母

腾讯公司副总裁姚晓光,著名主持人李小萌,阳光朋辈计划发起人、深圳中学的心理教师王新红,以及泰和四中的家长和老师代表,以圆桌论坛这种真诚而开放的方式,一起与孩子们针对上网问题进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交流,交谈中,孩子和家长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讲述了自己对网络生活的认识和期待。

关于孩子应该如何取得父母的信任,

姚晓光分享了自己少年时

如何通过不断的努力,

获得父亲的信任,

最后拥有了

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的真实经历。

他认为孩子们要想让父母信任自己,

需要要向父母证明自我约束的能力,

其次要清楚利用

网络的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

你为什么需要一台电脑,

为什么想要上网,

只有你的目标明确,

才能让父母相信,

你可以高效、积极地使用网络。

同时,作为一位父亲和一位游戏行业的从业者,姚晓光通过分享自己把对电脑的兴趣转化成终身追求的事业的亲身经历,对如何利用网络激发孩子的内在能力,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表示,数字时代离开网络我们肯定无法生存。切断孩子与网络的联系,就切断了孩子很多的交往与学习新的技术的机会。所以还是要以开放的心态,鼓励孩子用好电子设备,用好网络,但一定要用之有度,线上与线下结合。并且培养网络素养,不止是针对孩子们,也是针对父母,需要全社会一起来努力。就像DN.A公开课的第一讲提出的口号“不插电的陪伴,每天一小时”一样,父母也要学会放下手机,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DN.A计划+阳光朋辈计划:在赣推网络素养课程

公开课最后,

姚晓光作为DN.A计划的发起人、

也是一位父亲,

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触,

并公布了DN.A计划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

DN.A计划将与阳光朋辈计划合作,自今年9月起,在江西省的四所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网络素养朋辈课程,共计培养位小讲师,再通过小讲师的授课,预计可触达0名中小学生。“阳光朋辈计划”是由深圳市源泉朋辈辅导服务中心实施的公益项目,通过同龄人互助的模式在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次合作,双方将以江西省四所学校作为试点,推广“同辈互助”的理念,通过同龄人的互帮互助,帮助这些学校的学生更好地了解网络素养知识,建立良好的上网习惯。DN.A计划今年还将出版系列书籍,包括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的案例分析,以绘本形式呈现的孩子的第一套“上网书”,以及邀请网络安全专家、媒介、心理和教育专家撰写的《给孩子的家书》。DN.A计划也正与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作,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研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课程体系。

自年7月至今,

DN.A网络素养公开课

已经成功举办了6场,

听到了越来越多孩子、

父母和老师的心声,

也收获了更多信心。

姚晓光觉得,

这一代孩子可能更懂网络了,

但父母也更焦虑了,

这种焦虑加剧了彼此之间的冲突。

DN.A计划的出现,

就是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希望能够为在数字时代感到焦虑的父母,

提供和网络教育有关的各种知识,

也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

能够在数字世界里健康成长,自由绽放。

下拉查看姚晓光演讲正文《相信的力量》

《相信的力量》

从去年DN.A启动到现在,我这是第三次参加网络素养公开课了。作为腾讯DN.A计划的发起人,我也曾经是一个孩子,现在当上了爸爸,刚才听同学们分享时,我有很多感触。

每一代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我长大时,个人电脑才刚刚开始普及,而现在的孩子们,成长在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这一代孩子可能更懂网络了,但父母也更焦虑了,这种焦虑加剧了冲突。

DN.A计划刚刚在一个县城中学访问了上百名12岁-18岁的中学生,请他们就“上网”这个话题,写出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很多孩子的心声是相似的——希望父母相信自己,给自己更大的网络空间。我选了一些分享给大家。

“我上网不只是玩,也在学习、查资料、看新闻。”

“我想和你们一起体验网络生活。”

“我会尽我最大的控制力,合理安排时间,把网络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发挥到最大。”

“我们都要控制上网时间,陪陪对方。”

今天在这里,我也听到了同样的声音。上网并非都是不好的,我们要用自己的行为去向父母证明。

其实,我们大人特别容易犯一个错误,总是把孩子当成很小的孩子,认为已经非常了解他,看不到他的成长,他的力量。在数字时代,孩子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在如何对待网络的问题上暴露得更加激烈。

这正是DN.A计划希望解决的问题,为在数字化大潮中感到焦虑的父母、老师和孩子们提供有关网络素养教育的研究、方法和课程。去年7月,我们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第一次网络素养公开课时,就向全社会发出了一个“不插电的陪伴,每周一小时”的倡议。我们相信陪伴的力量,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聚合更多的声音和力量,一起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速看在江西这个地方开了一堂特殊的课,家